新聞中心
發(fā)布日期:2019-06-26 點擊次數(shù):91
起重機、正面吊、消防車等工程機械上廣泛采用拉繩位移傳感器,用來測量臂架等伸縮結(jié)構(gòu)的伸展長度。該拉繩位移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形式如圖1所示,拉線1通常固定在運動部件2上,在運動部件2伸出時,通過該運動部件2直接拉動拉線1;在運動部件2縮回時,拉線1則通過卷繞裝置3 (如渦卷彈簧)拉回,通過測量卷繞裝置3的轉(zhuǎn)動角位移,計算出拉線1收放的線位移,即可得到臂架的伸展長度。
采用圖1的結(jié)構(gòu),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生拉線1被拉斷的故障。如拉線1被其他物體鉤掛牽扯,導致拉線I的拉力過大,從而拉斷拉線1導致其失效,不僅造成拉繩位移傳感器無法正常測量,影響工程機械的正常施工作業(yè),而且對拉繩位移傳感器進行檢修更換時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給客戶帶來了較大損失。
此外,拉線1也容易出現(xiàn)耷垂問題。如臂架的收回速度大于拉線回卷速度或傳感器內(nèi)部拉力不夠時,拉線1出現(xiàn)耷垂而容易被異物勾住;在拉線1的卷繞裝置3 (如渦卷彈簧)出現(xiàn)老化或斷裂等其他故障時也會導致拉線1出現(xiàn)耷垂。對于耷垂的拉線1,一方面不能準確測量伸展長度,另一方面如果在被異物勾住時不進行相應處理,在臂架繼續(xù)動作時也可能導致拉線1被拉斷。
因此,如何實時地檢測拉線的工作狀態(tài),并對拉線進行必要的保護,以避免拉繩位移傳感器的損壞以及測量失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繩位移傳感器的保護方法,該保護方法可以避免拉線在工作過程中因拉力過大而導致的拉線拉斷和失效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拉繩位移傳感器在安裝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拉線;2 運動部件;3 卷繞裝置;4 拉力檢測裝置;51 固定端接頭;52 活動端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jié)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拉繩位移傳感器的保護方法,該方法所保護的拉繩位移傳感器包括拉線1,拉線1連接于運動部件2和卷繞裝置3之間,運動部件2可伸縮動作,卷繞裝置3的位置固定。該拉繩位移傳感器可以用來測量伸縮結(jié)構(gòu)(如臂架)的伸展長度。
運動部件2可相對于固定部伸縮移動,在運動部件2伸出時,通過該運動部件2拉動拉線1 ;在運動部件2縮回時,拉線I則通過卷繞裝置3 (如渦卷彈簧)拉回。
該實施例的拉繩位移傳感器的保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拉線I的拉力;判斷拉力是否大于第一預設值,若是,則斷開拉線1從運動部件2到卷繞裝置3的連接,拉線I通過卷繞裝置3收回。
其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采用自動測量或人工測量的方式檢測拉線I的拉力;并在拉力過大時,可采用自動斷開或人工斷開的方法進行上述步驟,本發(fā)明并不受限于此。由于斷開連接后,拉線1通過卷繞裝置3收回,避免了因拉力進一步增大而導致的拉斷失效現(xiàn)象,因此對拉繩位移傳感器具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在拉線I斷開后,操作人員可以在現(xiàn)場進行故障處理,如判斷拉線1是否因被其他物體鉤掛牽扯而導致拉力過大,在排除故障后,將拉線1重新連接至運動部件2上,拉繩位移傳感器可以繼續(xù)進行工作。由于有效地避免了拉線1被拉斷失效,因而大大地減少了對拉繩位移傳感器檢修更換的頻率。
進一步地,應當清楚,在拉繩位移傳感器的拉線1為耷垂問題時,同樣易受異物鉤掛牽扯而導致拉線1損害。為了保護拉繩位移傳感器,該實施例的保護方法還包括判斷是否為耷垂狀態(tài)的步驟,具體包括判斷拉力是否小于第二預設值,若是,則控制運動部件2使其動作暫停預設時間。
在拉線I的拉力過小時,則可初步判斷為拉線耷垂,根據(jù)暫停后拉力的變化情況,可以判斷為運動部件2速度過快,或者拉線1被勾住等異常情況,為操作人員的進一步排障處理提供依據(jù)。作為一種可能情況,在運動部件2收回過程中暫停預設時間后,若拉力恢復至正常范圍(該正常范圍指第一預設值和第二預設值之間的范圍),則提示為運動部件2收回速度過快。在暫停后,通過卷繞裝置3將拉線I逐步收回,可將拉線I拉緊,從而使得拉力恢復正常。
作為另一種可能情況,在運動部件2暫停預設時間后,若檢測到拉力一直不變化,則說明系統(tǒng)處于異常情況(如拉線I被勾住,臂架繼續(xù)動作導致拉線耷垂),此時可給出報警信號,提示操作人員及時進行排障處理。
進一步地,在卷繞裝置3工作較長時間后,會出現(xiàn)疲勞老化現(xiàn)象,或者卷繞裝置3自身易出現(xiàn)裂紋等故障。在卷繞裝置3老化或故障后,其回收力(拉力)不足,從而影響拉繩位移傳感器的正常測量。
為了及早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前述實施例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若在運動部件2動作時,拉力穩(wěn)定并維持在第三預設值以下,則提示為卷繞裝置3老化或故障。該第三預設值可以大于前述第二預設值,并小于前述第一預設值。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操作人員可以及時知曉卷繞裝置3的工作狀態(tài),便于提前檢修更換,保證了拉繩位移傳感器的正常作業(yè),提高了工程機械的施工可靠性。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在出現(xiàn)前述任一意外情況時,如拉力大于第一預設值或小于第二預設值時,或者是卷繞裝置3老化或故障時,發(fā)出報警信號或進行狀態(tài)提示,提醒操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排障處理。
最新產(chǎn)品